11月3日至4日,第二十四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日本名古屋市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本环境大臣伊藤信太郎、韩国环境部部长韩和真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交流本国环境政策及最新进展,并就共同关心的区域和全球环境议题交换意见。会议审议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情况,通过并共同签署《第二十四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
黄润秋强调,海洋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核污染水处置关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日方应忠实履行本国的国际义务,同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以科学、负责任方式处置核污染水。
黄润秋在回答记者关于美丽中国建设进展及如何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提问时表示,中国在今年7月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着重推进下述三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落实“3060”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实施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二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作为COP15主席国,持续推进“昆明一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COP15大会各项决定有效落实,全力支持COP28取得成功。中方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他还指出,关于核污染水处置,日方应尽快建立一套包括日本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参与的长期国际监测机制,切实保护好全球海洋生态环境。
会前,黄润秋分别与伊藤信太郎、韩和真举行了中日、中韩双边会谈。会见伊藤信太郎时,黄润秋表示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防治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强调坚决反对日本单方面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行动。会见韩和真时,黄润秋表示近年来中韩在大气污染防治、沙尘暴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中方愿同韩方进一步深化和拓宽环境领域合作,推进区域绿色发展,切实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开始于1999年,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由三国轮流举办。